【疫情下成日ZOOM,近視散光點算好? 一文詳解】

 【疫情下成日ZOOM,近視散光點算好? 一文詳解

近視是指眼睛的視覺成像未能聚焦在視網膜上,而是聚焦在視網膜前部的情況。 這種現象主要是由於眼球長度過長,患者對於遠物無法投影正確位置,引致遠景成像模糊,而近物相對清晰。 其他症狀包括頭痛和眼睛疲勞,嚴重的近視會增加視網膜脫落、白內障和青光眼的風險。 一般光學眼鏡可以彌補眼睛過長的模糊情況,但不能防止眼睛變長或降低並發症的風險,所以應以預防近視加深才是最佳方向。

目前對於近視最主要潛在肇因被認為是遺傳和環境因素,風險因素包括過長時間於近距離活動、缺乏足夠的戶外活動和家族遺傳性疾病,其他因素包括營養不良。 此外,眼睛的結構與近視息息相關,如晶狀體柔韌性不足或眼軸過長,但後者較為常見。 近視是眼睛的屈光不正,可通過具備專業牌照的第一部分視光師或眼科醫生來診斷。

目前已有實驗結果指出,適量的自然光中紫外線對近視有預防作用,可以讓小朋友多進行戶外活動,已預防近視加深。 然而,由於過度的暴曬會對眼睛和皮膚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應適量地吸收紫外線。 近視可以通過戴眼鏡、隱形眼鏡或進行激光手術來矯正。 戴眼鏡是最簡單及非入侵性的方法; 隱形眼鏡提供更廣闊的視角並沒有鏡框在面部上的不適,但亦有衛生和細菌感染的風險; 眼角膜的形狀可以通過屈光手術永久改變,但並非所有人的角膜適合該手術,同時亦存在錐形角膜﹑容易眼乾和度數會反彈等後遺症風險。


近視是最常見的眼睛問題,不同地區的近視人口比例差距甚大,約佔成人的 15~49%,男女比例倒是相去無幾。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眼科團隊自 2015 年起進行「香港兒童眼科計劃」,計劃乃目前全球最大型針對四至九歲兒童近視問題所做的近視調查,調查宏觀地檢視兒童屈光不正的整體情況,兒童患遠視的情況,會隨眼球發育、拉長而有所減輕,故遠視比率由四歲時的七成,下降至九歲時的約三成。反之,近視比率的趨勢則完全相反,四至九歲的兒童,近視率由7.7%急升至九歲的44.5%。

近視比率明顯由六歲起開始上升,短短三年間,近視比率大增三倍,由六歲的 11.4% 急升至九歲的 44.5%,情況令人擔憂。放眼世界各地,香港六歲兒童的近視比率(2015年數據)冠絕其他歐亞地區或國家,香港 11.4%、北京7.4%、新加坡 6.6%、印度 5.9%、上海 5.2%、深圳 3.7%、荷蘭 2.7%、澳洲 1.4%、廣州 0.2%。

全球近視問題愈來愈普遍,有國際報告推算至 2050 年,全球一半人口患有近視、一成人患深近視。當近視度數達600度,便屬於深近視。然而,深近視不止影響視力,當近視日漸加深,由於深近視患者的眼球比正常長一成,有機會導致視網膜脫落、黃斑點病變、白內障等,可致永久失明,不容忽視。近視卻未經矯正是視力喪失的常見原因,放諸四海皆準,其他原因包含白內障、黃斑部退化以及缺乏維他命。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由於生活模式的改變,日常戶外活動減少,令室內近距離工作如使用電腦或閱讀的時間增多,導致香港學童出現「近視爆發式增長」。於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即新冠肺炎爆發、學校https://www.med.cuhk.edu.hk/tc/press-releases/cuhk-study-demonstrates-a-2-5-fold-increase-in-myopia-incidence-in-children-during-covid-19-pandemic-due-to-less-time-outdoors-and-more-time-on-screens停課和社交活動受限制的期間,招募了 709 名 6 至 8 歲兒童參與研究並隨訪八個月,了解他們的視力發展(下稱為「新冠疫情組」)。

對照組為 1,084 名同年齡層的兒童,他們在 2020 年 1 月前已完成三年的隨訪。團隊為參加者檢查視力,並了解他們近距離工作的習慣(包括閱讀及觀看電子屏幕)和進行戶外活動的時間。評估在新冠疫情期間,香港學童近視發病率和近視情況所受到的影響。

新冠疫情組對照組
估算每年近視發病率30%12%
估算近視加深速度每年加深80度每年加深41度
估算眼軸增長每年0.45mm每年0.28mm
戶外活動的時間平均每天24分鐘平均每天約75分鐘
室內使用電子屏幕的時間平均每天7小時平均每天大約2.5小時

結果發現疫情期間本港學童近視發病率為疫情前的2.5倍。研究結果已發表在國際期刊《英國眼科雜誌》

 

治療及控制方法

近視眼鏡DIMS
MIYOSMART (HOYA)
全新的非入侵性近視控制方案,由香港理工大學 (POLYU) 研究,鏡片安全可靠、容易使用,能有效減慢近視加深速度,透過為期兩年的臨床實驗測試,證實有效減慢近視加深速度平均達 60%,且沒有帶來不良反應,適合絕大部分患上近視的兒童使用。

採用由香港理工大學研發專利 D.I.M.S. 技術的 MiYOSMART,鏡片採用非入侵性專利D.I.M.S.技術,於鏡片中心設有「中心光學區」,用以矯正視力;而於鏡片中心的周邊設有如蜂巢狀的「近視離焦區」,每個小區加入離焦度數。此設計能為佩戴者提供清晰穩定的視力,同時於任何距離在眼內形成近視離焦,以獲取減慢近視加深速度的功效。

MIYOSMART 由日本 HOYA 鏡片廠生產以 1.59 太空鏡片製成,這款鏡片物料富彈性且格外堅韌,可承受從 1.2 公尺高度掉落的1公斤鋼珠的衝擊,保證物料安全耐用,提供足夠堅固度以保護兒童免於意外而受損。鏡片於 2018 年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第四十六屆國際發明展中,贏得全場總冠軍、特別大獎及評判特別嘉許金獎共三項大獎。其後亦於 2020 年法國巴黎眼鏡展勇奪Silmo d’Or大獎。

-蔡司近視控制鏡片解決方案
ZEISS MyoKids設計

應用調節力遲緩控制原理:嶄新設計讓兒童在進行近距離活動時能有效控制調節力遲緩,同時保持任何距離的清晰舒適視野。研究指出,減低調節力遲緩能有助控制近視發展。

ZEISS Digital Inside技術

針對現時兒童的生活模式而進行鏡片光學優化,以人體工學設計幫助他們進行近距離活動和應付數碼生活。

ZEISS AgeFit Junior 技術

專為兒童而設,針對近視兒童所需(配戴位置和臉部輪廓)而調整和優化了自由成型的光學設計。

MyoVision

應用周邊視力離焦控制技術:矯正近視眼睛的周邊”遠視偏移”會傳送一個抑制眼球增長的訊號給眼睛,從而減緩近視的加深。
ZEISS MyoVision 設計

應用周邊視力離焦控制技術來控制眼鏡鏡片上的遠視周邊離焦情形。

星趣控 (ESSILOR)
針對近視進展的成因,依視路®創新研發HALT.高非球微透星控技術,隱形分佈在11圈星環上的1021個微透鏡,可使光線在視網膜前方形成非聚焦的光束帶,並產生減緩眼軸增長的信號區,從而達到減緩近視進展的效果。臨床證明,依視路®星趣控®鏡片能有效延緩近視加深平均達 67%

隱形眼鏡

MiSight® 1 day 隱形眼鏡
採用 ActivControl® Technology 的 MiSight是第一款每日即棄型被證實可顯著減慢兒童近視增長的軟性隱形眼鏡。根據臨床試驗數據,兒童(6-18 歲)平均每週佩戴 5~7 天、每天持續約 12 小時 (8~16 小時),可減緩近視度數增長速度。此軟性隱形眼鏡相比 OK 鏡可提供更佳的佩戴舒適度,減緩眼睛因水分不足和鏡片摩擦產生的輕度不適和乾燥症狀,提供全天舒適感受。

除了能矯正視力,為兒童提供清晰的視覺之餘,亦能幫助大部份佩戴的兒童及青少年減慢其近視加深的速度。 MiSight 可以控制小朋友近視加深的速度,讓小朋友不用再依賴厚厚的深度數眼鏡或隱形眼鏡便能看清事物,同時減低兒童患有深度近視(多於-6.00度)的機會,有助避免將來視網膜脫落或青光眼等嚴重眼疾的發病機會。

產品所採用的一種技術是稱為近視控制系統【Myopia Management System™】的整體醫學療法,主要是透過佩戴採用了突破性技術 ActivControl® Technology 的 MiSight® 隱形眼鏡,以及改變小朋友生活模式來控制近視。不論是已患有近視,還是擁有患上近視潛在風險的兒童,均能受惠於這嶄新療法,但此產品並不適合有散光度數用家使用。

OK(orthokeratology)鏡(角膜塑形鏡)
OK 鏡類似於一般的隱形眼鏡,但是不是用來看清遠處的。是一種特殊設計可改變或壓平眼角膜弧度的高透氣、硬式、透明玻璃隱形眼鏡,其只需夜間睡眠時配戴,日間不需配戴卻能改善日間視力。它可以在長期使用中(夜晚)改變角膜的形狀,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逆轉真性近視或防止近視加深。但是舒適度比起一般軟式隱形眼鏡,角膜塑形鏡片配戴較不舒適,但久了以後便會自然習慣。並且角膜塑型片較一般隱形眼鏡浸泡及清潔方式較為不同,在配戴前需以專用的藥水清洗乾淨後才能配戴,於早上起床取下後立即浸泡專用藥水,否則可能導致嚴重的眼部感染。亦需要保持良好的清潔習慣及作息,定期由同一位固定視光師跟進覆檢。

以下患者不適合配戴角膜塑形鏡片:

1)近視超過600度

2)散光超過175度

3)角膜弧度過平

4)角膜受傷並留下疤痕

5)患有角膜發炎、虹彩炎、青光眼等眼疾

6)患有氣喘、花粉症等過敏性疾病

7)長期失眠

8)進行雷射手術


藥物及矯視手術

阿托品(atropine)眼藥水
阿托品(或其類似的藥物,如哌侖西平與托吡卡胺等M受體拮抗劑)可以麻痹睫狀肌,放鬆其痙攣,從而預防近視。多項研究表明,阿托品眼藥水對減緩近視的加深是有效的。但是這類藥物也是有副作用的,包括暫時無法看清近處、對強光極為敏感等。


激光矯視
目前歷史較長的矯視手術,激光矯視現有新舊兩種。傳統式對部分成年人是適用的。但它通常並不能使人恢復正常人的視力,並其可能的副作用也是明顯的,包括乾眼症、炫光、夜視力下降等,甚至可能在若干年後視力嚴重下降。雷射手術在角膜上留下的傷口永遠都不會真正癒合,可能受到創傷而錯位。因此,手術的長期安全性仍然備受爭議。

新式激光矯視在不用打開角膜瓣的情況下,以激光掃描製作角膜組織膜片,再通過2-4mm的小切口把膜片取出,以達到視力矯正的效果。此技術可以為客人矯正近視、散光及老花問題,減低對眼鏡的依賴。

亦因新式手術的出現時間較短,手術的有效期及長期安全性等數據仍不充分。雖然兩者可有效的改善視力,但仍然無法解決高度近視所帶來的後遺症,黃斑部和視網膜剝離等病變。

 過往被考慮方案(因效率或成效限制已不合時宜)
閱讀鏡(遠視眼鏡)
和近視眼鏡相反,遠視眼鏡可以減輕看近處的負擔,從而預防近視。這種預防近視的方法被稱為近霧視法。霧視鏡應按驗光時的霧視值選配。

遠距成像放大器(Project Air)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是誘發近視的主要原因,近距離用眼,如讀書、寫字、使用手機、平板與電腦時,以遠距成像放大器做視覺輔具,可以將原本 15~50cm 的用眼距離,延長到 100~250cm, 距離遠了眼睛的負擔就減輕,藉此達到預防近視度數增加的效果。

 

併發症/眼疾

視網膜穿孔(-6.00度風險高達21.5倍)

由於深近視患者的眼球長度較正常人長一成或以上,眼部組織也會被拉扯得越來越薄,最常見的是導致視網膜穿孔,甚至脫落。視網膜病變的症狀包括飛蚊症、看見閃光和黑影,如病情未及時處理,患者或會失明。

黃斑病變(-6.00 度風險高達 40.6倍)

眼球黃斑區有大量感光細胞,主宰人體中央視力、顏色視覺和協助觀看精細物件,黃斑病變病徵包括:視力突然下降和影像扭曲。與深近視有關的黃斑病變分別為近視牽引性黃斑病變、深近視黃斑退化和深近視黃斑出血,病情嚴重的話同樣會致盲。

白内障及青光眼(-6.00 度風險高達 5.4 倍及 2.5 倍)

白内障一般多數出現於年紀較大的人士,但患有深近視的病人會比正常人較早有白内障,可以在五十歳前已經出現,需要接受手術治療。深近視人士亦比一般人更容易患上青光眼,青光眼是視力的隱形小偷,早期患者是沒有任何症狀,如果未能及早發現及治療,可以令患者永久失明。

兒童驗眼

驗眼項目

一般坊間的驗眼項目包括:

視力及屈光檢查視力檢查
屈光度數檢查
視覺功能評估色覺檢查
立體感測試
斜視檢查
眼肌運作測試
調節功能雙眼協調檢查
眼睛內外健康檢查視野評估
眼壓量度
瞳孔反應測試
眼睛前部健康檢查
眼底健康檢查

FAQ

【驗眼邊間好】4歲開始要驗眼? 

眼睛是人類感觀中最重要的器官,也是接觸外界最主要的渠道之一,大腦中大約有80%的知識和記憶都是通過眼睛獲取的。但大多數的香港人並不習慣定期驗眼,更有不少人認為驗眼只是「驗度數」!其實驗眼除了找出近視、散光等等情況外,更能驗出其他眼疾。那麼,到底應該幾歲開始驗眼?相隔多久要驗一次眼?視力檢查又包括哪些項目?

甚麼是近視﹑甚麼是散光﹑甚麼是遠視?

近視學術名稱為 Myopia),是指眼睛視覺影像未能聚焦於視網膜上,而是聚焦於視網膜前面的情形。患者看遠的景物會模糊,而看近則相對清楚。其他症狀包含頭痛跟眼睛疲勞,嚴重的近視會增加視網膜脫落、白內障及青光眼等併發症的風險。

遠視學術名稱為 Hypermetropia 或 Hyperopia)是指平行光線在視網膜後聚焦的屈光狀態。年輕及輕度遠視的患者因為眼睛有調節功能而大多不會有癥狀。新生兒出生時基本上都是遠視,但隨著年齡增長及近視的趨勢,遠視會逐漸減退。6 歲的兒童當中有8%有遠視,15 歲的青少年群則是 1%。然而人在 40 歲後,調節功能開始下降,他們將難以運用調節力來看清楚遠距離的事物,加上老花的問題困擾,近距離閱讀也變得困難。中度和重度的患者因為調節能力有限,導致無論多近都看不清晰。

散光學術名稱為 Astigmatism)是眼屈光不正的一種,主要原因是眼角膜或晶體弧度不平均。患者的眼睛不能將光均勻地聚焦在視網膜上,導致所有距離的視力失真或模糊。其他症狀還有視覺疲勞、夜間行車困難。如果散光發生在兒童發育早期,可能會導致弱視。

為什麼有近視?如何去預防?如何控制,有甚麼解決方法?
症狀 看不清楚眼睛較遠的物體,但看近距離的物體則是清楚不模糊的。或會引致頭痛、眼睛疲勞等情況

併發症 黃斑點病變、視網膜脫落、白內障、青光眼等(越深度數風險越高) ,嚴重可致盲。

類型 眼屈光不正, 視力受損

肇因 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因素導致

風險因子 近距離用眼工作、長時間待在室內、家族病史

診斷方法 視力測試

治療 近視控制眼鏡、隱形眼鏡、角膜塑形術、外科學

 

近視甚麼人需要驗眼? 有問題才要驗?

眼科醫生/ 視光師建議任何年齡人士均要定期驗眼,透過驗眼的過程,可盡早發現不少眼睛毛病。小朋友驗眼次數比成人頻密一點,一般為半年至一年一次。因此即使自我感覺視力正常,眼睛狀況良好,也應定期驗眼。

父母有近視,小朋友會遺傳嗎?

有研究指出,近視與遺傳有相關,且又以高度近視和早發性近視最為相關,與此同時,用眼習慣與環境因素對小朋友視力亦會造成影響。一般來說,如果是用眼習慣或環境不當造成的近視,再加上父母單方或雙方有深近視,小朋友深近視機率會更大。所以當父母有近視情況,更應該提早做好小朋友的近視管理,以防止小朋友近視加深。預防勝於治療,在孩童視覺發展的黃金時期(8歲之前),加以注意預防,更能大大減低近視加深的風險。

驗眼除了驗度數還有甚麼?

驗眼並非只驗度數,第一部份牌照的視光師和眼科醫生都能評估一些沒有早期病徵的眼疾,例如青光眼、白內障,甚至嚴重如「三高」(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問題都可以透過驗眼及早洞悉。

小朋友方面,若視力出現異常而未及時發現及矯正,其視力或會受損下降。透過驗眼,便可及早發現眼睛健康及發育情況,以便安排轉介及治療。

青少年及成人方面,由於開始上學及工作會較多的近距離活動,加上電子產品的普及,手機或電腦等使用時間亦隨之增加,這些生活習慣均有機會令眼睛健康受損或視力受到影響,例如乾眼症或都市人常見的電腦視力綜合症。故青少年及成人建議至少一年至兩年進行一次檢查,以便跟進眼睛健康有否受損,及早改正損害眼睛的不良生活習慣。///

而不少長者都會出現眼乾、眼矇、流眼水及飛蚊等現象,這些現象有機會是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眼或老人黃斑點病變的早期現象。透過眼科檢查,可判定長者有否出現以上情況,避免眼疾發展到後期而難以治療。

小朋友4歲要開始驗眼? 驗眼幾耐要驗一次?

幼童由於理解及表達能力有限,因此可在4歲左右開始定期驗眼,他們大多數能在檢查中配合視光師的指示,所以結果較為可靠。但多數在出生6個月後開始便可以進行眼睛健康檢查,及早發現潛在風險。而視力正常的小童最少每年驗眼1次,而已患有近視或散光的小童,則最少半年驗眼1次。

 

懷疑小朋友有近視,如何發現?有甚麼先兆?
看遠處模糊、了看清楚而需要斜視/瞇眼/半閉眼/歪頭。
看書寫字時,趴得很近、很低皺起眉頭。
特別是在夜間或光源不足時感到視力不佳、看不清楚等等。當發現上述情況,小朋友便有近視或視力出現問題的風險。

 

戴眼鏡會令到度數越來越深?度數需要配淺?

若孩子已經近視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及視力發展時,小朋友是需要適合其視力需要的度數,如果不因應他的視力狀況配戴適合的度數,只會影響小朋友的視力發展和清晰度。

度數加深,主要成因與小朋友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例如近距離過度用眼(太近或太長時間)。不論是否配戴眼鏡,如果依然沒有養成好的用眼習慣、適度調節放鬆,度數當然還是會持續增加。

小朋友小時候近視,成年後激光手術就可以解決?

近因是因為眼軸過長而引致,激手手術只是在眼睛前方解決了近視產生的視力模糊問題而因近視產生的併發症風險並沒有因而消失。如果因為沒有管理好近視加深情況而變成深近視,近視的併發症風險還是會在,不會因為做了激光手術就會消失。隨著近視加深(眼軸增長),視網膜與黃斑部病變等併發症的發生機率亦隨之增加,甚至部份併發症風險比正常淺度數的高出40多倍。所以及早發現小朋友是否有近視,必須及者和定期驗眼。

那種控制近視方案好?
不同的控制近視方案的優劣各有不同,應該因應小朋友的生活模式及自理能力等去與視光師相討,而決定那一款方案最適合小朋友。例如自理能力較高的小朋友可以嘗試角膜矯形和日拋式隠形眼鏡等,亦有近視加深速度較快的小朋友,選擇藥水與控制近視眼鏡互相配合。所以每一位小朋友對不同方案的相性也不一樣,控制效果亦會因人而異,故有機會可能小朋友需試兩至三款方案,甚至兩種方案同時採用才找到最合適的控制方案。

甚麼是散瞳?驗眼需要散瞳嗎?

散瞳是指「瞳孔放大」效果。

在驗配眼鏡度數時,視光師需要確保睫狀肌是處於放鬆狀態才能準確驗出病人之遠距離度數。在一般情況下,病人在注視遠距離景物時,加上視光師使用特別驗眼技巧,可以驗出病人眼部在放鬆狀況下之度數的情況下,就無須使用散瞳劑驗眼;若視光師在驗眼過程中,懷疑病人有隱藏遠視或假性近視等,便須使用散瞳劑覆驗度數。

如需配戴眼鏡,可瀏覽以下網址選購不同眼鏡款式

兒童及學童眼鏡款式

#兒童近視控制方案 #近視解決方法 #控制近視方法 #小朋友驗眼邊間好 #小朋友驗眼邊到好 #理大視光師 #兒童驗眼 #學童驗眼 #小孩驗眼 #兩至三歲兒童也可以驗眼 #miyosmart #dims lens #hoya #essilor #carl zeiss #misight #natuarlvue #ok lens #ortho-k #orthokeratology #crt